2023-05-06
1181
河北省供銷合作總社
河北省供銷合作總社辦公室
關于印發《關于開展農村產權交易試點建設的方案》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供銷合作社,各試點縣(市、區)供銷合作社:
為推進全省農村產權交易試點建設工作,省社結合試點地區實際情況,制定了《關于開展農村產權交易試點建設的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行。
河北省供銷合作總社辦公室
2019年10月21日
關于開展農村產權交易試點建設的方案
根據省社十項重點工作中《關于推進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工作計劃及責任分工第9條“試點先行,全面推進”要求,在我省開展農村產權交易試點建設,現結合實際,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導,以提升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服務功能和要素化配置為重點,以完善農村產權交易制度為主要內容,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規范產權交易行為,保障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產性權益,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二、目標
以試點先行的方式,探索符合全省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的制度建設、運營模式、服務方式、建設標準等,為全省推進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建設,規范農村產權交易工作秩序做出示范作用,促進農村產權交易健康、有序、穩步發展。
三、時間安排
試點建設于2019年9月中旬起,至2020年12月31日完成。
四、試點建設內容
(一)市場管理制度建設
1、試點地區根據省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出臺的系列管理制度制定當地的《農村產權交易管理辦法》、《收費管理辦法》、《檔案管理辦法》等,并積極探索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配套制度,建設符合當地實際、更加具體、便于操作的制度體系。
2、協調政府和有關部門出臺農村集體資產和農村集體建設項目入場交易的規定。明確農村集體資產和農村集體建設項目必須進入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流轉交易,并對交易范圍等內容進行細化,達到“應進必進,場外無交易”。
3、探索出臺農村產權抵押融資有關工作文件,穩步推進農村產權抵押工作。
(二)服務體系建設
建立“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鄉鎮服務站+村服務點”的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服務體系。在村委會設立服務點,負責提交農村產權的申請資料;在鄉鎮農村經濟管理機構設立服務站,負責對村服務點提交的資料審核;交易中心進行資料齊全性審核,審核通過后,在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組織交易。實現“讓信息多跑路,讓農戶少跑腿”,農戶不出村就能進行農村產權交易。
到2020年6月底,鄉、村服務站點實現全覆蓋。
(三)標準化建設
1、按照《河北省農村產權交易機構建設規范》要求,試點地區根據實際使用需求,對交易機構的場所面積、人員配備、服務窗口設立、功能區域設置、鄉村服務站點建設等內容進行完善。入駐政務大廳的,參照當地政務大廳要求。
2、按照《河北省農村產權交易機構服務規范》內容,試點地區根據實際服務情況,對提供的場所設施、制度設計、業務咨詢、項目組織、材料審核、信息發布、組織交易、價款結算、合同簽訂、交易鑒證、檔案管理等服務內容進一步完善。
(四)業務開展
1、推動農村集體資產進場交易
組織農村集體資產(包括但不限于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集體林權等)和農村集體建設項目的流轉交易到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進行公開交易。
2、引導農戶個人產權進場交易
鼓勵引導農戶和農戶之間的流轉交易到交易中心進行交易。
3、探索新的交易品種和服務方式
研究農村集體采購、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相關政策,探索入市交易的方式方法及交易流程,爭取將此三類交易品種納入農村產權交易中心。
積極探索更貼近于農村的服務方式,嚴格規范交易流程。
4、建立市場化運營機制
試點地區按照《收費管理辦法》的規定收取服務費用,本著利益共享原則,省中心、市(縣)交易機構按照1:9的比例分配。
業務開展要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進場交易的項目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和交易流程操作,在全省統一的農村產權交易
平臺進行掛牌信息、成交信息、鑒證信息等內容的披露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協調政府和有關部門成立農村產權交易試點建設活動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試點建設的宣傳、組織、協調、指導等工作。
(二)強化指導配合。省社負責統籌協調,省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指導,市社配合,試點地區供銷社具體組織實施,確保這項活動抓實抓細,抓出成效。
(三)制定實施方案。試點地區供銷社根據省社的試點建設方案,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符合當地特色的試點建設實施方案。
(四)嚴格督導考核。一各級供銷社把農村產權交易試點建設列入2019年考核目標。供銷社要認真謀劃,做好工作督導和考核驗收工作。
(五)開展宣傳培訓。利用電視臺、報刊和微信公眾號等新聞媒體廣泛進行宣傳;在各鄉鎮、村和人員密集場所,通過利用大喇叭、發放明白紙、出動宣傳車、張貼宣傳標語、擺放懸掛展牌等形式進行推廣。協調政府相關部門、各鄉鎮有關工作人員及“村兩委”負責人、村會計等人員,由省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指派專業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4650
551
2828
2640
1047
5299
3615
冀公網安備 13080202000483號
法律聲明 分享到: